近日,身为班主任的李老师正在为新学期做准备工作时,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非常着急说:“班级微信群里有人冒充你收班费!" 李老师一听,赶紧打开微信查看,竟然有人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班级群,并且微信头像、群昵称都与自己的一模一样,以自己的名义发起了收款,并且还艾特各位家长催促他们交钱。所幸目前只有一个家长转账,李老师赶紧在群里提醒各位家长,大家这才意识到遇到骗子了…… 伪装学长学姐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如:推销电话卡(没有售后保证,骗取身份证等重要信息用于电信诈骗);推销生活用品,如被褥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忽悠新生买“打折”辅导资料、健身卡等。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新生由于刚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浅,不好意思拒绝从而多上当受骗。 骗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 骗子以不符合当前政策,需要清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校园贷账号异常需要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骗取你的信任。 诱骗你在正规网贷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骗取钱财。 说完,对方和小帆开启视频通话,小帆打开了爸爸微信、支付宝的付款码给对方看,随后银行卡被刷走9800元。 另外 家长还应该检查孩子手机 是否有安装这些软件 这段时间 涉学生群体诈骗警情相对高发 请检查孩子的手机中 是否安装有“纸飞机”“蝙蝠” “事密达”“密聊猫”“海鸥” “思语”“BTOK”等密聊软件 因为它们是诈骗分子 最常用来联系未成年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用的 诈骗分子通常在各类游戏、社区平台等 发布兼职信息 以高报酬吸引孩子上当 请家长学生速速排除、删除! 密聊软件,因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尤其是“阅后即焚”的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软件成为“灰色地带”。 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切不要因为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号、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重视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对公账户、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 主管:巴中市公安局 编审:余长洋 责编:刘占坤 编辑:魏 铃 来源:熊猫反诈、经开区公安分局 投稿邮箱:2679086957@qq.com
主办:巴中市公安局宣传处
期数:第20233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