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平安建设】@所有人 犯罪分子对你家的学生量身挖好了七个陷阱,小心掉“坑”!


平安巴中 2023-08-25 07:01 

同学们
注意啦
开学季是各种诈骗的高发期
大家一定要小心各类诈骗
别掉“坑”哟 !


案例
图片

近日,身为班主任的李老师正在为新学期做准备工作时,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非常着急说:“班级微信群里有人冒充你收班费!" 

李老师一听,赶紧打开微信查看,竟然有人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班级群,并且微信头像、群昵称都与自己的一模一样,以自己的名义发起了收款,并且还艾特各位家长催促他们交钱。所幸目前只有一个家长转账,李老师赶紧在群里提醒各位家长,大家这才意识到遇到骗子了……


图片



陷阱一:学费住宿费诈骗

骗子冒充学校职能部门,向学生发布以链接或二维码等缴纳学费、住宿费的通知

陷阱二:奖学金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老师或资助机构人员,以电话、短信或邮件方式告知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贷款资金。
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转走账户余额,或指令在ATM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进而划走卡内钱款。

陷阱三:“伪装推销”诈骗

伪装学长学姐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如:推销电话卡(没有售后保证,骗取身份证等重要信息用于电信诈骗);推销生活用品,如被褥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忽悠新生买“打折”辅导资料、健身卡等。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新生由于刚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浅,不好意思拒绝从而多上当受骗。


陷阱四:注销“校园贷”诈骗

骗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

骗子以不符合当前政策,需要清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校园贷账号异常需要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骗取你的信任。

诱骗你在正规网贷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骗取钱财。


陷阱五:冒充明星诈骗

12岁的小桐(化名)刷某分享平台时,看到一个视频分享了某女明星的QQ号,小桐出于好奇便添加了。

图片

对方称发送收款二维码可以获得红包,小桐发送后对方却说“你操作失误,要配合我们解冻资金”。

在对方的恐吓下,小桐拿了爸爸的手机,听从对方要求用支付宝转了2.5万元到指定账户,随后小桐爸爸发现被骗。

陷阱六:虚假网络游戏交易诈骗

15岁的小文(化名)刷短视频平台时看到免费送游戏皮肤的视频,于是扫描视频二维码添加了对方的QQ。

添加后对方打开了视频通话,让小文拿父母的手机来操作,声称“只是走个流程,不会产生费用”。

小文按对方要求拿到了爸爸的手机并打开了支付宝付款码,随后对方扫了三次付款码,共计损失6488元。

陷阱七:冒充律师诈骗

12岁的小帆(化名)收到QQ陌生人消息,对方自称是某网红的律师,并附上律师证的图片,对方告诉小帆“某网红的QQ号被盗,你有犯罪嫌疑”。

图片

小帆看到后顿时慌了,对方又称“为了洗脱你的嫌疑,你要拿父母的手机操作一下,如果不配合就报警抓你”。

说完,对方和小帆开启视频通话,小帆打开了爸爸微信、支付宝的付款码给对方看,随后银行卡被刷走9800元。

 

另外

家长还应该检查孩子手机

是否有安装这些软件

↓↓↓
家长注意:
立即排查孩子手机

 

这段时间

涉学生群体诈骗警情相对高发

请检查孩子的手机中

是否安装有“纸飞机”“蝙蝠”

“事密达”“密聊猫”“海鸥”

“思语”“BTOK”等密聊软件

图片


因为它们是诈骗分子

最常用来联系未成年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用的

诈骗分子通常在各类游戏、社区平台等

发布兼职信息

以高报酬吸引孩子上当

请家长学生速速排除、删除!


密聊软件,因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尤其是“阅后即焚”的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软件成为“灰色地带”。


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警方提醒:

切不要因为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号、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视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对公账户、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




图片

主管:巴中市公安局
主办:巴中市公安局宣传处
期数:第2023352期


编审:余长洋

责编:刘占坤

编辑:魏   铃

来源:熊猫反诈、经开区公安分局

投稿邮箱:2679086957@qq.com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